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

  • A+
所属分类:中学 教师资格

2021年下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已经结束了,对于初中语文面试考试试题还是比较多考生会担心特别对于后面参加面试的考生来说,参考以往的考试试题能够更加明白面试的出题方向。下面为359考试资料网为大家提供2021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汇总,供大家参考。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

八、《论语十二章》
1.题目: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片段教学
2.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丰富的思想内涵,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课文丰富的思想内涵,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中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丰富的思想内涵,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们知道是谁提出的名言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发言,讲解孔子地位,孔庙、孔子学院等。
教师引导:《论语》即使在今天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触摸经典,接受儒家文化熏陶。(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通文言句子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认真听。
2.学生以组为单位练习朗读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节奏并体会韵味。
3.教师邀请学生朗读,给予反馈评价。

(二)理解文言句子大意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言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反馈,讲解疑难实词和虚词。(适当板书)如:
子:孔子 而:进而,然后
时:按时 习:温习 之:代词,它
说:通“悦”愉快 乎:语气词, 吗
朋: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 知:了解
而:但是 愠:愤恨、恼恨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讲讲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要求:学生齐读文言,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明确:一是主要谈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做人。“学”是认知过程,“习”则是巩固提高的过程,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学有所成。

“人不知而不愠”,这是谈个人修养的崇高境界。
二是则讲治学的人的品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后面用了一个冒号,表示它是总领后面的内容。“三省吾身”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三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五是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六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七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八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德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九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十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十一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十二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2.提问: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明确: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第十二则。
谈学习态度的有:第七则、第九则。
谈品德修养的有:第一则、第二则、第六则、第八则、第九则、第十一则、第十二则。

3.分组再读学习方法的句子、学习态度的句子和道德修养的句子。

4.提问: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二则,说说你的理解。
要求: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指师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5.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文章中有很多的成语,同学们能找出来吗?并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2.搜集更多的孔子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下节课继续分享。

板书设计:略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了,更多关于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资料可以留意本网站,关注359试题资料网http://www.wsfgz359.cn/,在线搜题,考试无忧。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